达州市颁发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2年12月3日上午,达州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在通川区第一小学校西外校区隆重举行。省科协副主席刘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佳鹏,副市长吴应刚,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洪继诚,市政协副主席郝德恒等领导出席了会议。颁奖大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中心主任陈先杰主持。会议向2012年度在全国和四川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在达州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特等奖的学生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达州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现场
       

        颁奖大会前,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通川区第一小学校西外新校区举办了达州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届大赛以“探索未知、体验科学、创新达州”为主题,在各级科协、教育局的组织指导下,全市7个县(市、区)共有38万多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教师,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了解、发现、动手动脑,参加了科学发明,创新制作,科学影像活动,科学论文、科技实践活动和科幻绘画等科技创新活动。在各县、市(区)科技创新大赛的基础上,经过层层评选和推荐,全市共征集到各类青少年科技优秀项目 533 项,科技实践活动56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572幅,科学影像活动47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项目146项。


达州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展览现场

        本届大赛聘请四川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教授刘长路等16位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并分为优秀项目、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科学幻想绘画、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项目和科学影像活动5个评审组。评委们从11月上旬接到申报材料开始,通过熟悉材料和项目、集体审查实物初评和复评3个阶段,对全市7个县(市、区)选送的作品,按照大赛规则要求和 “三自”(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的原则,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严格和公正的评审,分别评出一等奖203件,二等奖338件 ,三等奖541件。并经评审委员会投票产生了10个特等奖作品。

大赛评委现场进行作品评审

        在颁奖大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佳鹏宣读了市政府关于授予李飞等95名学生和市教育局等8个集体达州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通报,市政协副主任郝德恒宣读了市科协、市教育局关于授予通川区科协等部门达州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单位的通知。省科协副主席刘进、市政府副市长吴应刚分别作了重要的讲话。

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佳鹏宣读授予市长奖的通报


           刘进副主席代表四川省科协对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达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达州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参赛作品数量继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二之后,今年,在第27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以38件作品获一等奖的成绩跃居全省第一名。特别是在今年的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达州选送的各类青少年学生和教师科技作品19件参加大赛,获一奖5个、二奖11个,获奖率达94%。2010年达州市政府决定设立“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今年,又制定了《市长奖评选管理办法》,奖励获得全国、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全市特等奖的学生及优秀组织单位。这是达州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的一系列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市委、市政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参与科技创新构建了新的载体,提供了新的舞台。

省科协副主席刘进讲话

        吴应刚副市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创新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为青少年科技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全力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水平,切实把青少年科技教育摆在素质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帮助青少年增强学习意识、培育创新兴趣、强化进取精神,让更多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环境中成长为创新型人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不断加大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投入,确保活动经费、场地、器材等落实到位,为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加快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科普示范学校为主体、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为补充的科技教育网络体系。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局面,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健康发展。

达州市副市长吴应刚讲话


        在颁奖大会上,市政府副市长洪继诚主持了会旗交接仪式,达州市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将于2013年在大竹县举办。


达州市副市长洪继诚为大竹县授旗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